热线:0731-82220573
Yeedia Culture Media
花灯新品首次亮相,燃爆马栏山好物文创集市!
来源: | 作者:伊点点 | 发布时间: 1768天前 | 1510 次浏览 | 分享到:
7月4号晚,马栏山好物文创市集在马栏山月湖文创小镇启动,活动汇集了来自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及全省多地的近90家文创商家,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7月4号晚,马栏山好物文创市集在马栏山月湖文创小镇启动,活动汇集了来自湖南广电、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及全省多地的近90家文创商家,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


     伊点点携最新文创产品【十里华灯】系列亮相马栏山好物文创集市,工艺独特、制作精美的绣球灯作为【十里华灯】系列的首发新品,很快就吸引了众人的注意,成为了热销爆品。


     灯笼,又称“灯彩”,有着“兴旺欢乐”、“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自汉代起,中国人就有“闹花灯”的习俗。


     隋唐时期,灯火之风更盛,每逢正月十五前夕,街上都会挂满灯笼,到处花团锦簇,灯光摇曳,直到正月十五晚上达到高潮,街头巷尾,红灯高挂,有兽头灯、宫灯、走马灯、花卉灯、鸟禽灯等吸引观灯的游人。


     在众多唐灯中,无骨花灯曾盛极一时。


     无骨花灯又称“唐灯”,号称“中华第一灯”、“天下第一灯”。无骨花灯的制作工艺非常独特,无需骨架支撑,只需由十几片到数十片灯片拼接而成。由于灯身没有骨架,全由用绣花针剌成各种花纹图案的纸片粘贴而成,灯笼轻便,灵巧能飞。


     制作一盏无骨花灯,需要绘图、粘贴、烫纸、剪样、装订、凿花、拷背、刺绣、竖灯、装饰等十三道大工序,三十多道小工序。刺绣是其中最难的部分,需用到一种叫“水上漂”的绣花针,针法极其讲究,每盏灯的针眼有万孔之多,要严格按照图案进行,一针刺错,前功尽弃。


     纯手工针刺无骨花灯制作时间长,生产速度慢,制作一盏灯,短则需要花上几天的时间,长则需要耗费几十天到百余天的精力。


     由于制作难度大,人工成本高,价格昂贵的无骨花灯似乎在慢慢脱离大众视野,曾经“天上繁星地下灯”的热闹灯火,已经渐渐消失在了夜色中。


     如今,无骨花灯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伊点点结合现代工艺,对花灯进行了创新与改良,将原本的十二道制作工艺简化成了非专业手工艺人也能动手制作的折纸DIY材料,从古代服饰纹样中提取花纹,在原有纹样的基础上进行改良,造型更加简洁,古朴典雅。


     马栏山华灯初上,月湖畔微风吹拂,小巧玲珑,传承自千年前无骨花灯的手工灯笼很快就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不到半小时的时间,所有灯笼就已销售一空。马栏山创智园园区管委会主任黎明在现场了解情况时,对无骨花灯高度认可,表示文创产品的设计需要承载故事,复原传统花灯的手法,正是对非遗文化价值的承载做了有机融合。

      月色婵娟,灯火辉煌。闪闪摇曳的灯光,是中国人留存千年的独特记忆。


    【十里华灯】系列之绣球灯已在微店、淘宝同步上线,微信搜索公众号【小伊文创show】,或淘宝搜索店铺【小伊时珍馆 复古文创】,第一时间关注上新动态!